捷希源配资
作者 | 陈振
来源 | 财经八卦(ID:caijingbagua)
引言:网上普遍人均月入十万,然而从胡润财富报告来看,在过去1年10亿美元企业家数量暴跌16%,总财富更是直接蒸发了15%,钱都去哪里了?
在网上,随便几个视频,就能刷到一个月入十万,甚至几十万的富豪生活视频,要么在评论区,许多人都摆出一副月入过万的姿势,月入5000在他们那里,根本瞧不上眼。
部分街头访谈,问年薪水平,竟然还有不少人说年薪20万都是中下水平。在网上似乎富豪多的都数不过来,最不济那也是个中产。然而现实真的如此吗?
根据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财富报告来看,现实和网上的情况似乎相反,甚至是大相径庭,特别是从胡润发布的财富报告来看,今年国内富豪们甚至有些“焦虑”。
从财富报告来看,2024年10亿美元的企业家数,和上一年相比数量已经暴跌了16%,总财富更是直接蒸发了15%。
随着全球经济的降温,在时代洪流之下,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,即使是富豪也不例外,如今的富豪似乎也要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”了。
面对富人财富增长失速,中产可能也只是“高配穷人”的情况下,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出了富人正在消失的评论。
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富豪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了吗?
除了针对富豪的财富研究之外,胡润的报告还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富裕家庭的认知标准,根据胡润的财富标准,在整个中国富裕家庭总共达到了512.8万户。
在过去,不少机构发布的财富榜单中,都有平均的财富榜单,不少网友都抱怨,自己被平均了。
而这一次,胡润所发布的富裕家庭数量榜单和相关要求,则清晰的告诉了大家,富裕家庭到底是什么样的,应该达到什么标准。
胡润所公布的富裕家庭的标准,也狠狠地打了网上那些,月入过万都不是事,年入20万之中中下水准的人的脸。而且现实远比网上的遍地富豪的情况要残酷。
从2025年胡润公布的2024年财富报告来看,在中国总共有512.8万户富裕家庭。
而想要到达胡润的富裕家庭标准,则需要拥有600万净资产。这个标准是什么?总的来说,是这户人家扣除了所有债务之后,口袋里还能拿出600万去自由消费投资。
如果你买了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,但是只付了首付,每个月还要偿还若干的房贷。
这个房子就不算是这个家庭的净资产,如果房贷已经还完了,那么这套价值千万的房子,就是这个家庭的净资产。
除了房贷之外,其他债务,例如车贷、消费贷等等欠债,都不算是净资产。而背负房贷几乎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常态,所以600万的净资产标准一出,就已经筛选掉了大多数家庭。
那么达到富裕家庭的话,可以超过全国多少家庭呢?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,全国家庭共有5亿户左右。
5亿户和512.8万户对比,也就是说拥有600万净资产的情况下捷希源配资,已经在国内超过了99%的家庭。
从富裕家庭的地理分布来看,依旧是大城市领先,其中北京、上海、香港三处断崖式领先,深圳和广州紧随其后。
城市数量分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,但是从纵向看,这个数量却是在下滑的,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0.3%。
在2022年的时候,这个数据达到了一个历史峰值——518万户,可见其下降趋势也不小。
另外一边,不仅仅是600万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在减少,更高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也在下降。
根据胡润发布的2024年富裕家庭数量,有500万之多,看起来很多,其实这已经是自2019年以来的再次下滑了。
这几年全球经济都陷入了疲软,在这种情况下,富人的情况似乎也没有之前好过了,在富豪圈里面,他们对资产的把握度,似乎也陷入了存量竞争之中。
以前的富人是想着如何钱滚钱,做大做强再创辉煌。
然而如今的许多富人,想到都是如何保住现有的财富,各种投资似乎也进入了存量竞争之中,只要不赔,只要能维持住现有得财富,似乎就是最大的“赚”了。
2024年不仅仅是富裕家庭的数量在集体下降,就连富人数量也在不断缩水,而且这个下降速度还是相当让人意想不到的。
根据报告来看,精英企业家的数量正在改变,其中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人,和之前相比下跌了16%,财富的总额则是蒸发了15%。
在财富报告中,下滑和暴跌并不少见,似乎如今的有钱人,也要省着点钱花了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在2024年超过千万净资产的有206.6万户,和2023年相比下降了0.8%。净资产超过1亿的家庭就更少了,去年只有13万户,同比下降了1.7%。
不仅仅是数量在减少,富人的消费习惯似乎也在随着时代而改变。现在似乎连富人的花起钱来都要“省着花”,花的更加务实了。
在经济宽裕度上,高净值家庭觉得非常宽裕的只有15%,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的时候则是28%。
经济宽裕度在降低,在花钱上面,也有不少富裕家庭更加倾向于把钱花在刀刃上。以前常常和富人挂钩的游艇、豪车等传统奢侈消费,许多富人都进变得更加谨慎。
现在的富人更加倾向于购买科技产品等更加实用,以及有体验感的商品。除此之外,为了求稳,黄金已经在多年成为了富人投资的首要选择。
而在最要的事物调查上,富裕家庭对于家庭的渴望度,从2021年的15%上升到了30%。可见在富裕家庭减少的过程中,依然有不少富人希望通过不断获得金钱来稳固地位。
而在这些富人群体中,往往又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——县城富豪,他们正在用自己独特的保护财富方式,试图“熬”到最后。
在富豪群体中,有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,那就是县城富豪。
这里所说的县城富豪,既有从县城成长起来,暴富之后涌入大城市的富豪,又有从县城成长起来,暴富之后长期继续居住在县城的富豪。
在富豪群体财富正在缩水的当下,后者似乎正在用自身独特的财富哲学,去守住家族财富,并且用一种极其务实的方式,把这种财富在家族中传承下去。
在大城市的富豪还在为财富的缩水,而有“财富焦虑”的时候,这些长期居住在县城的富豪,却正在用独属于他们的方法,来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。
根据胡润的财富报告显示,不仅仅是富裕家庭数量在下降,还有29%的富豪家庭的财富在缩水。在财富下降和缩水的过程中,有许多原本富裕的家庭,不幸的从原来的阶层跌落。
而在部分县城富豪圈子里面,似并没怎么受到这次跌落潮的影响。不知是县城富豪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的原因,还是这些县城富豪的保守措施。
使得他们并没有怎么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,或者说经济波动的涟漪影响到县城的时候,效果已经微乎及微了。
在赚钱越来越难的时候,县城的创一代们,就敏锐的意识到,如今的财富圈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之中,竟然难以继续扩展财富版图,那么守住当下的财富版图,就变得无比重要。
这些县城富豪们做对了什么?让他们足以“熬”到最后。首先许多县城富豪的非常的务实,他们不同于大城市的富豪,从小就规划孩子去读国际学校,或者出国留学。
这样一套下来大概需要几百万,而这些人学成归来,刚开始也是拿四五千的工资,如果没有家庭持续托举的话,读书花的钱估计都赚不回来。
县城富豪对于孩子的教育,则更加务实,反正最后也是接父母的班,或者成年后,只要不轻易创业,家族财富基本上可以保其衣食无忧。
同时县城的富豪从小对于孩子的消费观教育,也极其务实,就像电影《抓娃娃》里面一样,在孩子成年或者结婚之前,不轻易的将家族财富移交。
另外县城富豪在大笔消费上面,更加注重一些高附加值资产的投资,比如黄金和黄金地段的房产。即使在产业变小的情况下,他们也可以通过收租等方式来继续进利。
正是这种务实的消费观,使得许多县城富豪的财富,都在以最大限度的缓慢消耗,即使财富不增长,也足以够家族衣食无忧。
财富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即使在富裕家庭减少,总财富蒸发的当下,2024年和2025年对于许多亿万富豪来说,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年。
不少国内的亿万富豪,凭借着2025年彻底的触底反弹,比如在2024年的福布斯榜单上,小米的创始人雷军,身家只有109亿美元。
但是到了2025年3月,随着小米集团的股票上涨,雷军的个人财富迅速增长,足足净增了326亿美元。
在很长的一段时间,国内富豪积累财富的方式,主要是通过楼市和股市,而在最近几年,这两个渠道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。
这也导致了不少富豪因此而财富缩水,而如今原始积累和财富暴涨的方式,变得更加复杂。
当下热门的新能源、AI、芯片、互联网等等充满机会的赛道,投资门槛越来越高和周期回报越来越高。
另外一边富人的财富展现方式也在改变,胡润的财富报告展示的都是能够统计到的数据,对于富人的一些隐形财富很难进行统计。
总的来说就是时代变了,一些富豪的总财富虽然在减少,但是依然有人可以赚到钱,另外财富也可能没有消失,只是转移了。
对此,您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,谢谢。
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